close
2024007
這本繪本先前就想介紹,但這是一本沒有明顯故事線的繪本,是以文化知識為主軸,這樣的繪本其實又難寫、又難畫、又難介紹,但這樣的繪本非常值得珍藏,因為它把許多與「茶」的內涵含括在內,做為傳遞「茶」文化是非常棒的教材,除了教材外,它還帶有美感跟豐富度,真的是太難得了。
初看這本繪本會覺得文字很美,但很難看得仔細,因為沒有故事線,通常都是匆匆地看完,但因為圖很美,是我很喜歡的莫妮卡貝瑞的圖,再三翻閱,仔細閱讀文字,才會慢慢感受文字的美。
這本書的介紹文中說,這本書有兩首關於茶的「寶塔詩」,是來自唐朝詩人元稹〈茶詩〉來的靈感。
原本的茶詩是這樣的:
茶
香葉 嫩芽
慕詩客 愛僧家
碾雕白玉 羅織紅紗
銚煎黃蕊色 碗轉曲塵花
夜後邀陪明月 晨前命對朝霞
洗盡古今人不倦 將至醉後豈堪誇
這首詩不只斟酌在字數,讓它能夠排列出一個寶塔(山型),內容上也將茶的外型、喜好茶的人、製茶、泡茶、品茶的情境都一一描述。作者郝廣才以此為靈感,用現代人比較容易懂的淺白文字也做了兩首,放在了書的前後。

在寶塔詩之後,以「相遇」帶出茶的主題。以「相遇」來當作主角,我覺得非常有趣,因為「茶」確實創造了許多相遇的可能,我想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相遇,但開頭的幾個相遇是:水與寒冷的相遇、水與藍天的相遇、水與陽光相遇、水與泥土相遇,感覺是有一種時序,慢慢推進了生命成長,然後滋養與種子相遇,成長成一山一山的茶園。

茶與製茶的手相遇,開始了製茶的過程,日光帶走水分、在室溫裡慢慢甦醒的茶、搖晃、高溫、揉捻……,接著到茶的樣貌:片狀、球狀、條狀,然後到茶的種類。
茶葉與熱水相遇,從溫壺、淨器、投茶…到最後除沫、分杯,將泡茶的程序介紹的清楚仔細,最後輕輕舉杯,細細聞香。接著從茶的中國起源、在日本生根發芽、移植到印度…,傳遍世界各地,甚至變成了英國下午茶。不管喝茶變成了什麼樣的方式,它就像一把鑰匙,可以讓彼此互吐心事,可以談知識,也能夠延續友情、愛情與親情…。
有趣的是,在最後一頁的寶塔詩,變成了顛倒的漏斗詩,口氣變得更加輕鬆也口語,彷彿是想跟人家說,其實茶可以很講究,也可以很生活。一開始覺得這最後一首詩的風格和前面的文字風格也太不同了吧?後來仔細一想,也許「茶」也不需要總是這樣的形象,也可以很生活。想起先前和一位懂茶的朋友討論起茶,我說我不是很懂茶只是喜歡喝,他說也不一定要很懂,如果你覺得茶好,那就是適合你的茶了。
畫面的部分呢,在網路上看到的書介是說,莫妮卡貝瑞也很喜歡喝茶,可以看得出她在這本繪本下的功夫,從書名頁的茶花開始,綠色的花萼、白色花瓣,花瓣上有細長的鵝黃花蕊,然後是茶籽,還有書中各種製茶、泡茶的細節,或是各種泡茶的器皿:日式、中式、西式,還是現代的玻璃壺…,又或是最後的簡易茶包泡的茶,都描繪得很仔細。

莫妮卡貝瑞的畫面以一個小女孩杯中長出了茶花開始,女孩跟著父母、祖母製茶、喝茶,也頗有一種傳承的意味。畫面有很多視角的變化,有茶盤、茶具的細細描繪、也有中景女孩與父母玩雪人的親暱、有俯視的蓮田、有一層一層茶山的景致…,變化度豐富,整本書看完十分過癮。
這本書的介紹擱置許久,今天喝完一杯茶,迅速寫完,用這本書的最後一句話來呼應作為結尾吧!
靈感揮灑
全靠它
一杯
茶
《茶》
作者|郝廣才
繪者|莫妮卡貝瑞
出版社|格林文化
出版年|2018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